“雨花英烈精神,与天地共存,与日月同辉,永远飘扬在——信仰的旗帜上!”4月23日晚,由南京邀请国内优秀的艺术家团队创作完成的大型交响组歌《雨花台——信仰的力量》在国家大剧院上演,本场演出由著名指挥家张国勇执棒,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、合唱团和南京市歌舞剧院联合出演。
今年是中国共产*成立100周年,此次《雨花台——信仰的力量》登上国家大剧院,作为*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和重要内容,让红色基因“乘着歌声的翅膀”继续传承,引起强烈反响。北京观众用如潮的掌声表达着对作品的喜爱,表达着对雨花英烈的崇高敬意。4月24日晚,这部大型交响组歌还将在国家大剧院再次上演。
音乐激昂中,雨花英烈精神“声”入人心
4月23日晚7点半,伴随伴随着庄严大气的序曲《忠魂》,大型交响组歌《雨花台——信仰的力量》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拉开帷幕。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里,气势恢宏的交响组歌、真实感人的英烈事迹、生动鲜活的艺术再现,一场用音乐串起的跨时空对话,感人至深、动人心魄。邓中夏、恽代英、黄励、郭纲琳、吴振鹏、史砚芬、丁香、袁咨桐等雨花英烈形象一一展现。在16首激情澎湃、饱含深情的交响组歌中,雨花英烈的感人故事、崇高精神和坚定如磐的初心,“声”入人心。
这些烈士中既有中国共产*早期的领导人、青年领袖这样的觉醒年代第一批“播火者”,也有受过良好教育,为了给人民谋幸福、民族谋复兴的崇高理想信念而投身革命的青年志士。他们代表了中国共产*人的初心、代表了坚定不屈的信仰、代表了在残酷环境中依然保有的美好情怀、代表了革命人永远年轻的精神。
剧目简介
南京雨花台,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*人和爱国志士的殉难地。在争取民族独立、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,中华民族成千累万的优秀儿女集中在这里慷慨就义,用血肉之躯铺就了新中国的诞生之路,铸就出一种时代精神——雨花英烈精神。2014年,*总*在视察江苏时指出,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,他们的事迹展示了中国共产*人的崇高理想信念、高尚道德情操、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,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*史资源,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。
这部大型交响组歌以“无名英烈”与“烈士陵园讲解员”贯穿整场,无名英烈是所有雨花英烈的化身,也是全剧的主讲人;讲解员既讲述烈士故事,也是当代青年的代表,在剧中和无名英烈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。在全剧的各个篇章中,历史与当代交替进行,英烈的目光注视着当代,当代青年在对英烈的回忆与缅怀中激励自我、坚定信仰,两代人隔着时空展开心灵的交流。通过年轻的英烈和当代年轻人的对话共振,《雨花台——信仰的力量》力图打通当代与历史,用历史观照现实,激发共鸣,传承革命精神,擦亮新时代的信仰之旗,让雨花台的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传承发扬,让共产*人的精神血脉薪火相传。
观看演出后,观众对《雨花台——信仰的力量》给予高度评价。“这是一次精神洗礼,一次心灵对话,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。”不少年轻观众表示,用文艺的形式开展*史学习教育,更生动、更形象、更吸引人,让他们更多了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,“从雨花英烈的事迹中可以汲取营养、汲取力量,我们要将雨花英烈精神传承发扬下去。”“以前知道雨花英烈,但对他们的印象有些模糊,只是单纯地知道他们是一群很伟大的人。现在通过舞台呈现,看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,读懂了他们为何如何伟大。这部《雨花台——信仰的力量》,让我知道了信仰可以如此动人。”观众张启民表示。90后观众顾洋用“整整一个晚上的震撼”来形容这场演出。他激动地告诉记者,置身于磅礴的演出现场,更加感受到英烈精神的壮阔,感受到共产*人的伟大。“今天晚上的演出让我感觉是一次生动的*史学习教育。让我在聆听一首首歌曲的时候,一直在问自己,同样都是年轻人,雨花英烈在他们那个年纪已经如此英勇伟大,今天的我们,能做些什么?该做些什么?”观众赵巍巍是一名年轻*员,他说,从演出开始到走出剧场,心情久久不能平静,一直有一种情绪在流淌,久久地萦绕在心头,那就是两个字——“伟大”。
话剧《雨花台》、越剧《丁香》、文献纪录片《致未来书》……近年来,南京关于雨花英烈题材文艺作品不断涌现。献礼中国共产*成立100周年的《雨花台——信仰的力量》这次通过创新讲述,再次打动了观众,尤其是年轻人的心。
“用组歌传承弘扬雨花英烈精神,我觉得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。”著名词作家王晓岭此次担任《雨花台——信仰的力量》艺术总监、撰稿、作词,在他看来,组歌可以采用高屋建瓴的方式,站在一种统揽全局的高度和视野来讲述,同时它既能增加总体的观照,也容易具体到某一个人、某一个事物,既能大气磅礴,也能细致入微。“雨花台是这么富有诗意、这么美好的名字,也恰恰是英烈们的品格、精神、信仰的一种写照。在歌词中我们大量采用了英烈们的诗抄和原话,使之更具有真实性和历史感。”王晓岭说。
此次担任音乐总监和作曲的是著名作曲家印青,他在南京生活、工作过多年,对雨花台和雨花英烈非常熟悉。他与女儿青年作曲家印倩文历时大半年的创作,不断思考、不断调整,最后,谱写了16首风格不同,但精神力量一脉相承的曲目。印青在创作过程中,注重三方面的结合——革命性与抒情性,民族性与时代性、艺术性与大众性。“既有较高的艺术含金量,同时又能让普通观众接受并喜欢,并且能打动年轻人。”
“没有任何东西比音乐更单纯,更能够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。”著名指挥家张国勇认为,*史学习教育,如果能够“乘着歌声的翅膀”直接打动人的话,力量是无穷的。“有时语言不能表达的东西,音乐可以。”他坦言每一次挥舞起指挥棒,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,“这部作品除了缅怀、传承,还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,尤其是对现代人而言,影响和意义更是重大。”
演员们的全情投入,更是让艺术感染力直抵观众心灵深处。王凯出演的史砚芬烈士,唱起《诀别信》,歌词几乎是他给弟弟妹妹诀别信原文,他的长袍上,也印着诀别信的字句。“雨花英烈太伟大、太无私。”王凯说,排练时唱到“好吧,弟妹!今生就这样与你们作结了”,每每忍不住要哽咽流泪,“为什么说没有共产*就没有新中国,从雨花英烈身上,就可以看到答案。”